2025-07-01

苏浩律师专访

苏浩律师专访-1_副本.png
编者按
真正的专业力量,既需要行稳致远的沉淀,也需要持续的行业交流。新的一年,我们开启了全新的对话栏目,通过这个栏目,我们将与资深合伙人、新锐合伙人展开对话,介绍海问合伙人的专业领域、法律服务理念和行业见解。
近几年,海问引入了诸多领域的领先专家。本栏目的起始,我们首先会走近新晋加入海问的资深合伙人们,了解他们在市场瞩目的交易和案件中的引领角色。


苏浩律师专访-2_副本.png



可否简要介绍一下您加入海问的契机?您选择加入海问的主要考量是什么?



在加入海问之前,我在几家国际律师事务所执业近15年。我逐渐认识到,跨境项目中的中国法问题日趋复杂重要,其有效解决需要精通中国法的专业团队。

几年前我还在一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工作时,曾与海问合作,共同为一家美国投资机构以72亿美元对价从中国一家上市公司收购一家技术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法律服务。在此次合作中,海问同事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务实态度以及其一体化协作机制对跨境项目的高效执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


来,我决定加入海问,充分利用海问的一体化优势给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可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执业业务领域?可否简要介绍一两个近期比较有意思的交易?



我的主要执业领域是复杂跨境并购、项目开发与融资以及合资项目。无论是在国际律师事务所期间,还是加入海问之后,我主要担任项目牵头律师为中国及国际客户提供跨境交易的全流程法律服务,包括交易结构设计、法律尽职调查、交易文件起草与谈判、项目交割管理以及协调多法域律师团队。

最近我在协助一家外国客户从中国国企卖方收购一家矿业集团的控股权。目标公司运营及资产复杂,经历了破产重组、有众多遗留问题,涉及国有资产处置、投资安全审查等监管法律问题。作为客户的中国境内和香港法域律师,我们在尽职调查、交易文件草拟、修改和谈判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一带一路投资方面,我们近期代表另一家大型中国国企客户,为其与沙特合作伙伴在沙特设立能源合资公司提供全程法律服务。法律服务涵盖起草并谈判合资协议及公司章程,完成沙特当地严格的投资监管审批程序,并最终成功设立合资公司。

此外,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也会有投后管理的法律服务需求。去年,我们作为牵头律师代表一家大型中国国企客户,成功完成其持有的英国海上风电项目参股权益的出售。该交易结构复杂,需妥善处理境外监管审批、中国国有资产转让监管要求等问题,也涉及领导、协调境外当地律师。通过本次交易,客户成功实现了其境外清洁能源投资组合的首次轮动。该交易是中国国有企业处置境外运营性资产的代表案例,也是中国投资者“出海”投资与投后管理越来越市场化的明显例证。


注意到您拥有中国、中国香港、英国三地律师执业资格,这对您在从事跨境并购和项目开发交易时,会有哪些加成?



三地执业资格对我的跨境交易工作有两大助力:

首先,在交易设计与风控管理方面,三地执业资格有助于把握普通法(香港/英国)与大陆法(中国)的核心差异。这在设计交易结构、起草关键条款如保证、赔偿、争议解决时,能识别并化解法域冲突,增强交易文件的稳健性与可执行性。


其次,在沟通与信任度方面,三地执业资格本身即增强客户与交易对手的信任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协调多法域律师团队时,能更高效地理解与传递核心法律意见,精准对接各方需求,避免理解偏差,有力推动项目进程。


您还同时担任几家仲裁机构的仲裁员,这又会带来哪些好处呢?从交易律师角度,同时具有争议解决律师的视角,感觉非常难能可贵。



是的,我在几家仲裁机构处理众多案件,案由涉及公司投资、建工和买卖。


仲裁员经历让我深入领会跨境纠纷产生原因,在交易文件环节更准确、有效地抓大放小、识别合同漏洞与执行风险,可以做到快速促成交易并从源头控制纠纷概率与成本。


作为专注于“出海”业务的律师,可否谈一下您对中国企业未来出海及跨境交易的观察及趋势展望?



我对中国企业出海及跨境交易的趋势有三点观察:

一、 “交易确定性”成为核心诉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交易能否如期完成交割(包括获得外资审查批准)并长期稳定运营,已成为客户首要关切的问题。

二、ESG从合规要求升级为交易价值核心。投资者不仅要将ESG尽调纳入交易流程,更要在交易文件中嵌入ESG承诺条款,以创造和保障长期价值。

三、律所一体化能力会影响复杂项目的执行效率。如海问这样的一体化律所,凭借统一的服务标准、高效的跨地域与跨领域协作,能更有效地为客户在复杂环境中提供确定性法律支持。


苏浩律师专访
苏浩律师专访-1_副本.png
编者按
真正的专业力量,既需要行稳致远的沉淀,也需要持续的行业交流。新的一年,我们开启了全新的对话栏目,通过这个栏目,我们将与资深合伙人、新锐合伙人展开对话,介绍海问合伙人的专业领域、法律服务理念和行业见解。
近几年,海问引入了诸多领域的领先专家。本栏目的起始,我们首先会走近新晋加入海问的资深合伙人们,了解他们在市场瞩目的交易和案件中的引领角色。


苏浩律师专访-2_副本.png



可否简要介绍一下您加入海问的契机?您选择加入海问的主要考量是什么?



在加入海问之前,我在几家国际律师事务所执业近15年。我逐渐认识到,跨境项目中的中国法问题日趋复杂重要,其有效解决需要精通中国法的专业团队。

几年前我还在一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工作时,曾与海问合作,共同为一家美国投资机构以72亿美元对价从中国一家上市公司收购一家技术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法律服务。在此次合作中,海问同事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务实态度以及其一体化协作机制对跨境项目的高效执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


来,我决定加入海问,充分利用海问的一体化优势给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可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执业业务领域?可否简要介绍一两个近期比较有意思的交易?



我的主要执业领域是复杂跨境并购、项目开发与融资以及合资项目。无论是在国际律师事务所期间,还是加入海问之后,我主要担任项目牵头律师为中国及国际客户提供跨境交易的全流程法律服务,包括交易结构设计、法律尽职调查、交易文件起草与谈判、项目交割管理以及协调多法域律师团队。

最近我在协助一家外国客户从中国国企卖方收购一家矿业集团的控股权。目标公司运营及资产复杂,经历了破产重组、有众多遗留问题,涉及国有资产处置、投资安全审查等监管法律问题。作为客户的中国境内和香港法域律师,我们在尽职调查、交易文件草拟、修改和谈判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一带一路投资方面,我们近期代表另一家大型中国国企客户,为其与沙特合作伙伴在沙特设立能源合资公司提供全程法律服务。法律服务涵盖起草并谈判合资协议及公司章程,完成沙特当地严格的投资监管审批程序,并最终成功设立合资公司。

此外,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也会有投后管理的法律服务需求。去年,我们作为牵头律师代表一家大型中国国企客户,成功完成其持有的英国海上风电项目参股权益的出售。该交易结构复杂,需妥善处理境外监管审批、中国国有资产转让监管要求等问题,也涉及领导、协调境外当地律师。通过本次交易,客户成功实现了其境外清洁能源投资组合的首次轮动。该交易是中国国有企业处置境外运营性资产的代表案例,也是中国投资者“出海”投资与投后管理越来越市场化的明显例证。


注意到您拥有中国、中国香港、英国三地律师执业资格,这对您在从事跨境并购和项目开发交易时,会有哪些加成?



三地执业资格对我的跨境交易工作有两大助力:

首先,在交易设计与风控管理方面,三地执业资格有助于把握普通法(香港/英国)与大陆法(中国)的核心差异。这在设计交易结构、起草关键条款如保证、赔偿、争议解决时,能识别并化解法域冲突,增强交易文件的稳健性与可执行性。


其次,在沟通与信任度方面,三地执业资格本身即增强客户与交易对手的信任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协调多法域律师团队时,能更高效地理解与传递核心法律意见,精准对接各方需求,避免理解偏差,有力推动项目进程。


您还同时担任几家仲裁机构的仲裁员,这又会带来哪些好处呢?从交易律师角度,同时具有争议解决律师的视角,感觉非常难能可贵。



是的,我在几家仲裁机构处理众多案件,案由涉及公司投资、建工和买卖。


仲裁员经历让我深入领会跨境纠纷产生原因,在交易文件环节更准确、有效地抓大放小、识别合同漏洞与执行风险,可以做到快速促成交易并从源头控制纠纷概率与成本。


作为专注于“出海”业务的律师,可否谈一下您对中国企业未来出海及跨境交易的观察及趋势展望?



我对中国企业出海及跨境交易的趋势有三点观察:

一、 “交易确定性”成为核心诉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交易能否如期完成交割(包括获得外资审查批准)并长期稳定运营,已成为客户首要关切的问题。

二、ESG从合规要求升级为交易价值核心。投资者不仅要将ESG尽调纳入交易流程,更要在交易文件中嵌入ESG承诺条款,以创造和保障长期价值。

三、律所一体化能力会影响复杂项目的执行效率。如海问这样的一体化律所,凭借统一的服务标准、高效的跨地域与跨领域协作,能更有效地为客户在复杂环境中提供确定性法律支持。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号
财富金融中心20层(邮编100020)
电话:+86 10 8560 6888
传真:+86 10 8560 6999
邮件:haiwenbj@haiwen-law.com
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1515号静安嘉里中心一座26层(邮编200040)
电话:+86 21 6043 5000
传真:+86 21 5298 5030
邮件:haiwensh@haiwen-law.com
地址:香港中环康乐广场8号交易广场 第一期11楼1101-1104室
电话:+852 3952 2222
传真:+852 3952 2211
邮件:haiwenhk@haiwen-law.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四路1号
嘉里建设广场第三座3801室(邮编518048)
电话:+86 755 8323 6000
传真:+86 755 8323 0187
邮件:haiwensz@haiwen-law.com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233号
中海国际中心C座20楼01、11-12单元(邮编610041)
电话:+86 28 6391 8500
传真:+86 28 6391 8397
邮件:haiwencd@haiwen-l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