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海问刘洋律师回顾在《劳氏航运与贸易法》十五年写作之路,致敬长期主义的专业力量

值《Lloyd’s Shipping & Trade Law》(《劳氏航运与贸易法》,简称 LSTL)创刊25周年之际,海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洋律师应邀撰文,回顾其自2010年9月起为该刊持续撰写文章与案例评析的十五年历程。

1759231253625.jpeg

该文章英文原文已由 i-law 发布,题为:Reflecting on 15 Years of Contribution to Lloyd's Shipping & Trade Law(《回顾我在〈劳氏航运与贸易法〉十五年的写作之路》),系统回顾了刘律师与 LSTL 的缘起、成长与深度合作,展现了他在航运法律领域的长期积淀与学术贡献。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长期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珍贵。


 —— 刘洋律师


作为一位曾连续三年(2019–2021)被《劳氏日报》(Lloyd’s List)评为“全球十大航运律师”的专业人士,刘律师在文章中坦言,LSTL 对其专业成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一名南安普敦大学的法学院学生,到如今的国际航运法专家,LSTL 始终是他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伙伴”。

十五年来,刘律师共在 LSTL 上发表了 160 篇文章与案例评析,内容涵盖判例解析、法律趋势、实务观察等多个维度,影响广泛。

海问律师事务所始终重视专业深度与国际视野的结合。刘洋律师的长期写作不仅体现了律所对知识贡献的承诺,也印证了“长期主义”在法律行业中的深远价值。

无论你是初学者,年轻律师,还是经验丰富的从业者,LSTL 都是你了解航运法律最新发展的最佳资源。


 —— 刘洋律师


在这篇文章发布之际,海问律师事务所特此将原文与中文翻译版本一并发布,以飨广大中文读者,进一步传播专业知识,弘扬法律长期主义精神。

Screenshot 2025-10-01 224959.png
图片

回顾我在《劳氏航运与贸易法》十五年的写作之路


今年九月,正值《劳氏航运与贸易法》(Lloyd’s Shipping & Trade Law,简称 LSTL)创刊二十周年。我也欣喜地迎来了我与这本享有盛誉的期刊结缘十五年的时刻。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职业里程碑,更是一次反思的契机,因为LSTL 不仅深刻影响了我的专业成长,也一直是我航运法律职业生涯中最可靠的知识伙伴。


我最初接触 LSTL(当时名为《Shipping & Trade Law》)是2008年至2009年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读书时。那时我对其案例评析印象尤为深刻:它们逻辑清晰、分析透彻,精准捕捉航运法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名渴望紧跟法律前沿的学生,LSTL 很快成为我案头常备的学习资料。它就像一位纸上的导师,随时为我解读复杂判例,提供专业指导。


毕业后不久,我前往香港开始执业,LSTL 在我职业中的角色也愈发重要。我逐渐意识到,要真正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自研读判决、分析法官的推理逻辑,并形成独立见解。在这样的过程中,为 LSTL 撰稿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十五年来,我共发表了 160篇文章与案例评析,这一系列作品对塑造我的专业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LSTL 的写作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撰写判例摘要的技巧。它教会了我如何批判性思考、如何深入研究、如何将复杂的法律原理清晰、具说服力地表达出来。对于一名初入行的年轻律师而言,这些能力至关重要;对我而言更是如此,因为英语并非我的母语。写作 LSTL 不仅提升了我的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也磨炼了我的法律分析技巧,增强了我在处理复杂、高风险案件时的信心。


我尤其要感谢当年 LSTL 的主编 Johanna Hjalmarsson 博士。作为一位刚入行的年轻律师,我非常幸运能得到她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参与这样高水平的写作工作。她常常花费大量时间修改润色我的草稿,有时甚至比自己撰写还要耗费精力。她的鼓励与指导对我意义重大。后来我有幸成为 LSTL 编委会的成员,并成为首位来自中国的委员,这更是莫大的荣誉。


同时,我也要感谢现任主编宋美娴博士,以及 i-law 的总编辑 Yvonne Knock女士 多年来给予我的支持与信任。正是他们始终如一地坚持 LSTL 的专业水准,才成就了这本期刊在国际航运法律界的权威地位。


如今,我已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也曾连续三年(2019 至 2021 年)被《劳氏日报》(Lloyd’s List)评为“全球十大航运律师”之一。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LSTL 在我的职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让我得以与全球航运法律界保持紧密联系,也让我有机会分享见解、不断打磨专业能力。


对于从事航运或贸易法的同行,我由衷地推荐 LSTL。无论你是刚入门的学生、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从业者,LSTL 都是你了解最新判例、掌握行业趋势与法律动态的最佳资源。我常常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你没读 LSTL,那你可能错过了行业里一半的重要对话,因为它真的如此重要!


在 LSTL 二十周年之际,我期盼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为这本卓越的期刊贡献绵薄之力。LSTL 不仅记录了过去二十年航运法的发展轨迹,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对这一领域充满热情的法律人,我正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长期主义显得尤为可贵。我对 LSTL 十五年的持续写作,深深影响了我的职业道路;而 LSTL 本身二十年的坚守,也让它成为航运法律界最受信赖的专业期刊之一。这两段旅程共同印证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唯有长期投入,才能成就真正的卓越。


539ed067-fd10-4733-a746-5cc6f2c20439.png


海问刘洋律师回顾在《劳氏航运与贸易法》十五年写作之路,致敬长期主义的专业力量

值《Lloyd’s Shipping & Trade Law》(《劳氏航运与贸易法》,简称 LSTL)创刊25周年之际,海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洋律师应邀撰文,回顾其自2010年9月起为该刊持续撰写文章与案例评析的十五年历程。

1759231253625.jpeg

该文章英文原文已由 i-law 发布,题为:Reflecting on 15 Years of Contribution to Lloyd's Shipping & Trade Law(《回顾我在〈劳氏航运与贸易法〉十五年的写作之路》),系统回顾了刘律师与 LSTL 的缘起、成长与深度合作,展现了他在航运法律领域的长期积淀与学术贡献。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长期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珍贵。


 —— 刘洋律师


作为一位曾连续三年(2019–2021)被《劳氏日报》(Lloyd’s List)评为“全球十大航运律师”的专业人士,刘律师在文章中坦言,LSTL 对其专业成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一名南安普敦大学的法学院学生,到如今的国际航运法专家,LSTL 始终是他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伙伴”。

十五年来,刘律师共在 LSTL 上发表了 160 篇文章与案例评析,内容涵盖判例解析、法律趋势、实务观察等多个维度,影响广泛。

海问律师事务所始终重视专业深度与国际视野的结合。刘洋律师的长期写作不仅体现了律所对知识贡献的承诺,也印证了“长期主义”在法律行业中的深远价值。

无论你是初学者,年轻律师,还是经验丰富的从业者,LSTL 都是你了解航运法律最新发展的最佳资源。


 —— 刘洋律师


在这篇文章发布之际,海问律师事务所特此将原文与中文翻译版本一并发布,以飨广大中文读者,进一步传播专业知识,弘扬法律长期主义精神。

Screenshot 2025-10-01 224959.png
图片

回顾我在《劳氏航运与贸易法》十五年的写作之路


今年九月,正值《劳氏航运与贸易法》(Lloyd’s Shipping & Trade Law,简称 LSTL)创刊二十周年。我也欣喜地迎来了我与这本享有盛誉的期刊结缘十五年的时刻。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职业里程碑,更是一次反思的契机,因为LSTL 不仅深刻影响了我的专业成长,也一直是我航运法律职业生涯中最可靠的知识伙伴。


我最初接触 LSTL(当时名为《Shipping & Trade Law》)是2008年至2009年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读书时。那时我对其案例评析印象尤为深刻:它们逻辑清晰、分析透彻,精准捕捉航运法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名渴望紧跟法律前沿的学生,LSTL 很快成为我案头常备的学习资料。它就像一位纸上的导师,随时为我解读复杂判例,提供专业指导。


毕业后不久,我前往香港开始执业,LSTL 在我职业中的角色也愈发重要。我逐渐意识到,要真正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自研读判决、分析法官的推理逻辑,并形成独立见解。在这样的过程中,为 LSTL 撰稿成为水到渠成的一步。十五年来,我共发表了 160篇文章与案例评析,这一系列作品对塑造我的专业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LSTL 的写作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撰写判例摘要的技巧。它教会了我如何批判性思考、如何深入研究、如何将复杂的法律原理清晰、具说服力地表达出来。对于一名初入行的年轻律师而言,这些能力至关重要;对我而言更是如此,因为英语并非我的母语。写作 LSTL 不仅提升了我的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也磨炼了我的法律分析技巧,增强了我在处理复杂、高风险案件时的信心。


我尤其要感谢当年 LSTL 的主编 Johanna Hjalmarsson 博士。作为一位刚入行的年轻律师,我非常幸运能得到她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参与这样高水平的写作工作。她常常花费大量时间修改润色我的草稿,有时甚至比自己撰写还要耗费精力。她的鼓励与指导对我意义重大。后来我有幸成为 LSTL 编委会的成员,并成为首位来自中国的委员,这更是莫大的荣誉。


同时,我也要感谢现任主编宋美娴博士,以及 i-law 的总编辑 Yvonne Knock女士 多年来给予我的支持与信任。正是他们始终如一地坚持 LSTL 的专业水准,才成就了这本期刊在国际航运法律界的权威地位。


如今,我已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也曾连续三年(2019 至 2021 年)被《劳氏日报》(Lloyd’s List)评为“全球十大航运律师”之一。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LSTL 在我的职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让我得以与全球航运法律界保持紧密联系,也让我有机会分享见解、不断打磨专业能力。


对于从事航运或贸易法的同行,我由衷地推荐 LSTL。无论你是刚入门的学生、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从业者,LSTL 都是你了解最新判例、掌握行业趋势与法律动态的最佳资源。我常常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你没读 LSTL,那你可能错过了行业里一半的重要对话,因为它真的如此重要!


在 LSTL 二十周年之际,我期盼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为这本卓越的期刊贡献绵薄之力。LSTL 不仅记录了过去二十年航运法的发展轨迹,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对这一领域充满热情的法律人,我正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长期主义显得尤为可贵。我对 LSTL 十五年的持续写作,深深影响了我的职业道路;而 LSTL 本身二十年的坚守,也让它成为航运法律界最受信赖的专业期刊之一。这两段旅程共同印证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唯有长期投入,才能成就真正的卓越。


539ed067-fd10-4733-a746-5cc6f2c20439.png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号
财富金融中心20层(邮编100020)
电话:+86 10 8560 6888
传真:+86 10 8560 6999
邮件:haiwenbj@haiwen-law.com
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1515号静安嘉里中心一座26层(邮编200040)
电话:+86 21 6043 5000
传真:+86 21 5298 5030
邮件:haiwensh@haiwen-law.com
地址:香港中环康乐广场8号交易广场 第一期11楼1101-1104室
电话:+852 3952 2222
传真:+852 3952 2211
邮件:haiwenhk@haiwen-law.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四路1号
嘉里建设广场第三座3801室(邮编518048)
电话:+86 755 8323 6000
传真:+86 755 8323 0187
邮件:haiwensz@haiwen-law.com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233号
中海国际中心C座20楼01、11-12单元(邮编610041)
电话:+86 28 6391 8500
传真:+86 28 6391 8397
邮件:haiwencd@haiwen-law.com